“222纳米对人体无害”,国家卫健委、中疾控专家官宣

2022年10月27日,在“第二届全国消毒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家卫健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十位全国消毒领域顶级专家,与上千名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新形势下消毒技术与应用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

论坛上的一项全新的消毒技术备受关注——“222纳米深紫外线”!

会上,“222纳米深紫外线”作为一项 全新的消毒技术,首次被国家卫健部门、中疾控等多个权威部门、科研机构的专家共同提及。 在相关的专题会议上,与会专家分享了“222nm深紫外线”的研究综述和应用情况,“222纳米对人体无害”的研究结论,引发了专家们的强烈关注。病原体通常是由携带者在有人环境中传播,但传统254nm紫外消毒技术不能实现“人机共存,实时消毒”。如何进行“精准消毒”,切断病毒传播链的意义重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消毒学首席专家、国家卫健部门消毒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流波在《消毒技术进展》的主题演讲中提到“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222纳米技术的安全性大大增加,值得关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流行病学专家郑文静在《222纳米波消毒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中发表了对222纳米深紫外光的研究小结:“研究证据支持了222nm消毒的有效性。目前基于皮肤模型、动物实验、模拟实验和人体试验的研究结果,支持了‘222nm消毒对人体无害’的研究结论。目前允许的每日照射安全阈值内使用222nm,可以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有效消杀,并兼顾人体安全性。”

>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消毒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顾健教授在分享“紫外线消毒产相关标准”时表示,使用新型222nm消毒技术的产品,可适用“GB28235-2020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国家标准。

“222纳米”到底是啥?

“222纳米”是人类已知唯一的能够光速消杀所有病毒和细菌,且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消毒技术。

这种消毒技术采用氯化氪准分子进行高压激发,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出纯净的222纳米波。222纳米波可以破坏细菌、孢子体和病毒中的DNA或RNA螺旋结构链接,从而达到消杀效果。

换句话说,具有核酸结构的微生物,只要暴露在222纳米深紫外线的射程之内就必死无疑。

而新冠病毒(不管是什么样的变异株)正是具有核酸结构,所以“222纳米”对它的消杀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理论上如此,那具体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实践能证明?

说个很震惊的直观数字——

在实验环境中,222纳米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杀力超过99.9999987%。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曾对这项技术做过介绍:

病毒、细菌和真菌类的微生物,都可以通过特定波长光谱照射进行消杀,而222nm波长辐照能量,被新冠病毒高度吸收后其核糖核酸(RNA)螺旋结构链接被破坏,导致其失去复制能力从而达到消杀效果。

222纳米波杀灭病毒的效果这么强大,那对人体有没有伤害?会不会是伤敌1000,自损800?

先抛出个结论:大家完全可以对它的安全性放一百个心。

222nm短波长无法穿透皮肤和眼睛,对人体无害!

222纳米波的科学特性最早出现在2018年的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avid Brenner教授发布,其结论是:

222nm深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病原体,而不会对的人体组织造成伤害。其原因是222nm深紫外线无法穿透人类皮肤角质层和眼睛的泪液层,不能到达人类活体细胞。但是由于病毒(和细菌)非常小,因此222nm深紫外线的能量能够穿透并杀死它们。

日本神户大学的论文《222纳米对健康人的安全性和杀菌作用的探索性临床试验》,其研究表明:

222纳米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鉴于波长为222nm的Far-UVC仅能到达角质层,它不会影响皮肤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红斑等任何副作用。预计这将是在临床环境下预防病毒的一种新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在过滤222nm波下持续照射30000小时对皮肤的影响相当于在春季午后阳光下持续照射10分钟。

可想而知,即使人体长期暴露在222纳米波下,也不会产生任何伤害。

所以,基于“222nm消毒对人体无害”的技术优势,带来了全新的“动态消毒,实时防护”多场景应用方式,必将革命性的改变人类和病毒、细菌的共存方式。

这将意味着可以在有人工作、活动、休息的场景里,动态且实时地进行消毒,这样做,能够获得更高的杀菌效率,更好的使用灵活性。

如此,我们不难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和疫苗相比,疫苗作用于人体,而222纳米侧重于“环境免疫”。

2、222纳米是一种全新的消毒技术,是对现有防疫措施的加强和升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3、传统紫外线消毒技术对病毒、细菌、真菌类的微生物,在剂量合适的情况下,具备杀灭作用,但对人体有害。而222纳米波克服了这样的技术缺点,能够实现“人机共存”,安全性有保障。

“走出疫情靠科技”

在全民抗疫即将进入第四年之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新变化,一个问题被讨论地越来越多: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Alpha、Beta、Gamma、Delta、Lambda、Omicron......新冠的变种越来越多。病毒在变,那么我们人类的应对方式也要变。防疫需要科学,公众场合戴口罩+定期接种疫苗+隔治有症状患者=目前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手段。但在防疫手段中目前欠缺一环:行之有效的消杀防护手段。

222纳米的出现,正好补足这一短板。

其实在很多场合,你已经能看到222纳米的身影。

2021年8月的东京奥运会、2021年9月迪拜世博会中国馆、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

从“人防”到“技防”,是历史的进程,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科技赋能抗疫,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必由之路。

我们也相信,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疫情终将过去!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5层504室

联系电话

173 4355 1895

工作时间

Mon - Fri: 9AM to 5PM

Loading
您的邮件已经发送. Thank you!